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软件
  • 素材
  • 资料

二月二龙抬头!今儿个你打算吃啥好彩头?

春节,堪称华夏儿女一年中最为盛大的庆典,自有诸多传统讲究。更妙的是,整个正月里,节日的余温丝毫不减,拜年访友,其乐融融,那份欢喜劲儿真能贯穿整个开年。

而一旦迈出正月的门槛,仿佛就预示着生活和劳作要回归正轨了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这时,进入农历二月初二,一个响当当的日子——“龙抬头”,便成了正月之后迎来的第一个重量级节日。

龙抬头​

中华大地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节日习俗各具风采。但说到这二月二“龙抬头”,则无论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无不沉浸在其专属的欢腾氛围里。

是的,二月二龙抬头,是深植于华夏儿女心中的大日子!

它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,在各地也有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别称,其核心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风调雨顺、祛除灾厄、广纳祥瑞的美好祈愿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中国人对于龙的敬仰与热爱源远流长,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!

关于“龙抬头”中“龙”的意涵,其一源自悠久的天文学说。

这里所指的“龙”,实则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。每年仲春卯月初时,代表龙角的星宿“龙角星”会崭露于东方地平线之上,遂有“龙抬头”之形象说法。

从传统神话视角看,龙被尊为司掌水泽、呼风唤雨的海上神明,既能翱翔天际,兴云布雨,又可潜行江河湖海,掌握潮汐涨落,是祥瑞的象征。

水,对于农耕文明乃至生存,都至关重要。

因此,人们在仲春二月龙抬头之际,敬奉并庆祝龙神,祈求它消灾赐福,护佑新的一年里雨水调匀,五谷丰登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此外,一些在正月里可能被视为“不宜”的举动,到了二月二这天便可行之,且还带着吉兆。比如理发!此日理发称作“剃龙头”,寓意着从头开始,交好运、得吉星高照。

​吃点儿啥

任何一个喜庆的日子,纵有千百种庆典仪式,也少不了美食的浓墨重彩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食物承载着更深远的祈盼。

​猪头肉·鸿运当头​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一年的开端,就该图个红红火火,如此整年才能好运相随。因此,二月二这天,不少地方都有吃猪头肉的习俗,象征着“挑龙头”,让自己也沾沾龙气。

别小看这猪头,里面可都是“宝”,更是老饕们佐酒的心头好!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在北方,猪头肉及其附件常以卤味姿态现身,诸如猪头肉、卤口条、猪耳朵、猪拱嘴等。对于爱饮几杯的人来说,随便切上一样,配上一壶酒,就能畅饮一个夜晚。

不同于南方习惯配蘸水,北方卤味的精髓在于“入味”——在长时间的卤制中,让调味之精华深深渗入食材,故无需蘸料,切来即食已是风味十足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把薄薄的卤猪头肉片卷入厚实筋道的北方面饼里,那份满足感,保管老少皆迷,任谁都招架不住……

​龙须面·顺顺溜溜​

中国人最讲究一个“顺”字,尤其在年节交替、万物更新的时节。

走出正月,象征冬眠结束,生机勃发,工作生活正式跨入新轨道,顺遂自然极为重要。因此,二月二还要“扶龙须”——吃龙须面,取其“顺顺溜溜”的好彩头,此习俗以北方地区为主流。

龙须面是由山东抻面技艺演化而来的一种传统面食。初看形似挂面,但其线条更为纤细绵长,宛若神龙飘动的长须,故此得名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细长柔韧的龙须面,堪称中国面点技艺的绝妙展现。软软的面条在老师傅手中似被赋予了生命,任由其舞动、抻拉、抖散,却始终不断!

龙须面日常吃法多样,煮时随意搭配荤素佐料,并无太多繁复章法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别看这“龙须”看似轻盈,入口却韧性十足,在齿颊间弹跳欢腾,将北方面条特有的筋道口感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
​馄饨·炯炯龙眼​

圆滚滚的馄饨,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,勇敢地承担起扮演“龙眼”的角色。平时夸它小巧可爱,此刻它则是——神采奕奕,炯炯有神!

那些在众多节庆中偏爱汤圆的南方人,这次把热情倾注给了馄饨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无论是上海菜市场里赶着买老母鸡、猪骨精心熬汤的阿姨,还是广州深巷中传出笃笃声响的剁肉声,乃至正忙着调红油的四川老乡……

大家正奔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:做出一碗鲜香美味的馄饨(或者说“抄手”)。

就在南方人包着馄饨时,一部分北方人忙着煮龙须面,而另一部分北方人也没闲着,正专心地为“龙耳”塑形。

​饺子·纳福龙耳​

在许多重要年节里,北方人对饺子都情有独钟,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自然也不例外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如此“大日子”,北方人说一定要“吃龙耳”。

饺子的形状不仅酷似元宝,更如同耳朵。南方人吃的是“龙眼”,咱们自然也讲究个“龙须龙耳,一样不落”,才算雨露均沾嘛。

​春饼·巧卷龙鳞​

在二月二龙抬头琳琅满目的各地食俗中,我个人认为,“吃龙鳞”堪称最为“丰盛盛大”的一环!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在北方人眼中,有春饼在手,“天下万物皆可卷”。

这种面粉烙制的薄饼本身清淡无甚特别,除了薄如纸片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韧外,似乎平平无奇。然而,一旦配上满满一桌子各色菜肴,任谁吃一口都停不下来。

既名为“春饼”,就点明它与立春饮食的渊源。而在龙抬头这一天,人们将这种薄饼比拟为“龙鳞”,摊在手心,卷起的不仅是诱人的佳肴,更是被视为牢牢包裹住的满满福气。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来到九河下梢天津卫,龙抬头这天除烙春饼,还有一种“煎龙鳞”的美味不可不尝!

以绿豆粉为原料制成的“焖子”,乍看南方人可能误以为是魔芋冻,但口感却大相径庭。

天津人将其切作厚块,入锅煎到两面金黄、嘎吱脆响。盛入碗中,浇上蒜末、盐、香油等调和的喷香芝麻酱,这份浓郁香气实在叫人难以抵挡!

二月二龙抬头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

除了以上美食,各地还有更多“吃龙”妙招:称麻花为“啃龙骨”、呼米糕为“食龙胆”、唤荠菜饭为“吃龙子”……

中国人对龙的敬仰与情结,穿越古今,早已融入血脉灵魂。

老话说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在崭新一年开启之时,人们渴望通过这些“以食为天”的习俗,淋漓尽致地表达对龙神的崇拜与拳拳心意。

这“吃龙食”的讲究,透露出先民对自然馈赠的珍重,对未来一年天时和顺的殷切期盼,更饱含着对美满、富足生活的无限憧憬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lyonine.com/blog/ms2025062901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